欢迎访问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学校概况

南方求实教育集团董事长朱明照先生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历和办学经历创造性地提出"全人格"教育理念


一、背景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位。但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不讲道德的利益竞争给社会带来来严重的破坏和灾难:有的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祸及子孙后代;有的人为了获取暴利,不顾他人死活,在食品中掺杂毒害物质;有的人因为一点个人恩怨,残杀他人、朋友、同学甚至家人生命;有的人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凡此种种,社会上出现的病态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人造成的,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格。
义务教育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是学生专业的培养,而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我们大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努力建设社会文明的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全人格教育,守住做人的底线,是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情。
二、概念
人格: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通俗地讲就是做人的样子,它是作为人的基本属性。
全人格:指的是健全人格即健康、高尚和智慧的人格。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协调、灵活,没有疾病。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乐观、阳光、主动,积极向上。高尚是指一个人正派,敢于担当,有责任心,能够传递正能量。智慧是指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
全人格教育:通过若干年的教育使具备基础人格的人达到全人格的标准。
三、本质
全人格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质量。之前我们一直在说提高人口素质,事实上人口素质也就是人的质量。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量"上居世界第一,但在"质"上却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要想实现赶超,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教育。
四、目标
全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用的人。什么叫有用的人呢?就是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益处、有贡献。这里的"有用"既有大小之分,也有好坏之分。"有用"小到对个人、对家庭有用,大到对单位、对集体有用,再大到对社会、对国家、对全人类。
五、内容
全人格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丰富的文化知识。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科学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等不同学科知识。2、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不是单一的,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至少八种以上的各自独立存在的智能,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人擅长跳舞,有的人擅长打球等等,因此,每个人都有他(她)所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关键在于去发掘、去培养。3、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包括:(1)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尊师重道的行为习惯,拥有一颗孝爱、感恩之心。(2)爱。对人、对物、对事(业)要有喜爱、怜惜之心。(3)善。善良之心要从小培养。(4)礼。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文化。作为学生,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守法纪。(5)勤。勤奋、勤劳、勤劳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6)诚。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7)勇于面对、敢于担当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
六、途径
实现全人格教育的途径是两种课堂:隐性课堂和显性课堂。显性课堂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教学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堂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有观念性的,如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有物质性的,如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有制度性的,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有心理性的,如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孝: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爱: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爱惜公物;
善:善待学生,善待同事,扶危济困;
礼:仪容仪表,仪言仪行,仪程仪式;
诚:不说谎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
勤:吃苦耐劳,积极乐观,追求上进;
勇: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