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校级活动

【追“星”逐梦,科普新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焦维新教授 走进求实学校,点燃少年航天梦

文章出处:求实学校   责任编辑:求实学校   发布时间:2024-06-12 19:25:15

他,78岁

是幽默“太空导游”

是敬业“科普网红”

是耀眼“银发知播”

千余条科普视频

超亿次点击量

累计出版了近50本科普读物

……

今天,他在求实学校开讲

 

航空航天特色教育是求实学校在创办人兼总校长朱明照先生“全人格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特色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追求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热情,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求实学校极力挖掘科教资源。5月23日,求实学校有幸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焦维新教授到校为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

科学家风采

IMG_0370

焦维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空间天气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空间探测技术、行星科学以及空间天气学,出版了关于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著作4部,科普书16部。被北京大学学生评选为“十佳教师”、被北京市教育工会授予“师德先进个人”和“首都教育先锋”荣誉称号。经常应邀到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做关于太空问题的专家访谈节目。

参观校园

在朱明照总校长的带领下,焦维新教授深入求实校园,相继参观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楼、运动场和梦天航空航天文化馆,观看了航空航天特色社团带来的航模表演,微笑赞许求实学校校风校貌蓬勃、文化氛围浓厚、科教成果显著。

科普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523153349

传递科学情怀,尽享科普盛宴。活动由求实学校校长助理梁雄英主持。求实学校创办人兼总校长朱明照、常务校长朱明灿、常务副校长马玉俊、科技副校长王勇出席活动。

焦教授围绕载人航天器类型、微重力环境奇观、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三个方面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丰富的图片、有趣的视频,动情讲述宇宙空间的独特魅力以及物理科学在航空航天上的诸多应用。

谈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焦教授满脸自豪地介绍了天宫实验室和天宫空间站,用数据呈现了我国正从一个“空天大国”变成“空天强国”。

讲座中,焦教授严谨深刻而又不失幽默风趣,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将深奥复杂的科学知识化繁为简,辅之以道具演示、模型讲解,带领同学们进入航天航空的世界尽情翱翔。

同学们时而深情专注,鸦雀无声;时而群情鼎沸,掌声雷动。精彩讲座激发了同学们的无尽畅想:机器人能不能上太空?太空中有没有一年四季?

焦教授逐一耐心解答,言语间透露出对科学的无限热爱和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勉励求实学子们不断学习新知,勇于追求科学梦想,有探索未知的勇气,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热烈的交流互动中,整个会场瞬间成为科学知识的海洋。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以一场幽默生动的科普讲座

坚定了求实学子

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讲座结束后,朱明照总校长带领少先队员代表为焦教授佩戴红领巾,并献上鲜花,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IMG_0449

活动尾声,朱明照总校长致感谢辞,代表学校对焦维新教授致以诚挚的感谢。

MTXX_MH20240523_205842315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活动的一切过程都是教育。朱总校长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于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大手笔投入打造航空航天特色项目,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创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栏、校园科技节、科普讲座、兴趣社团等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教育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求实学子在省市级航模比赛、机器人大赛中也屡获佳绩,助推学校科创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希望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借助学校航空航天特色项目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到科普知识学习、科技活动和竞赛比赛中去,成为具备“大、宽、正、爱、勇”五大格局、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好少年!

科技强国,科普先行

科技创新,少年先行

IMG_0507

此次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师生们呈现了波澜壮阔的科学知识盛宴,让大家在学习科学前沿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老科学家们对科学知识执着追求、对科普事业无比热爱的崇高精神,更唤起了同学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同学们勇于探索科学奥秘,走进科学的殿堂。

科技赋能,筑梦未来。今后,求实学校将始终秉承朱明照总校长“全人格教育”理念,坚持文化知识、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三项内容有机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坚持科技赋能、科教融合,持续构建开放、互动的科普教育平台,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科普路径,让科学之光照亮每一个求实学子的成长成才之路!

 

一审|王勇   二审|马玉俊   三审|朱明灿   编辑|潘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