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团队合作

廉洁自律

文章出处:求实学校   责任编辑:求实学校   发布时间:2017-04-24 15:07:17

 

从很小时的时候,自己的耳濡目染了很多关于清关廉洁自律的故事。从清关包公,海瑞到人民忠诚的公仆牛玉儒,任长霞,孔繁森。我看到了廉洁的伟大体现。但是真正像他们一样做到廉洁自律的官员毕竟太少,每年关于贪污受贿的官员下马的新闻屡见不鲜。
前些年,我们常常可以在报端看到关于"拒贿"的报道,其大意不外乎某干部廉洁奉公铁面无私,多次拒贿,被称为"铁包公"之类的话,再详细一点的甚至将拒贿次数、金额也一一列出, 以令人信服。然而我看完以后,往往是既不信又不服。
首先,我不知道拒贿和廉洁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时拒时受的人还是有的,拒轻受重的人也是有的,看人来头大小决定受与不受的人同样是有的。所以,由拒贿推断出廉洁正如由成绩好推断出是好学生一样,并不是完全成立的。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某些人因受贿而被捕的时候,头上还戴满了"拒贿英雄"的花环。再者,由拒贿次数来判断人的廉洁毫无道理的。有的人拒贿次数虽多,但却也不时收取贿赂,而历史上真正的包公,我想他拒贿次数一定是很少的,因为谁敢对包公行贿呢?而包公显然比前一种人廉洁得多。其次,公布的拒贿次数往往几十上百,于是我便有了疑问:为何行贿者如此络绎不绝呢?我们知道:事物的发生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受贿事件的发生固然有受贿者本身思想不过硬的原因,但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即使是久经考验的干部,在行贿者上百次的攻势面前,也不免有懈怠的时刻。而我们在受贿事件发生后,往往只对受贿者进行处罚,而对行贿者不加追究,只是把贿赂品上交国库了事,于是行贿事件老是没完没了,从而受贿事件也是频频发生。由此看来抓受贿,只抓一头是不行的,只有双管齐下,才会有大的实效。最后,把是否拒贿或拒贿多少当做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不免显得有点荒谬。须知对于一些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干部来说,不受贿只是一个基本要求,或者说是他应尽的义务,倘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呢?而我们大力宣扬的是不受贿的干部,这不恰恰是把党对干部的要求降了一个大档次吗?这样下去以后是不是要表扬某干部不损公肥私,不嫖不赌,不纳小妾呢?而我们社会需要的干部是应远远优于这类人的,他们应该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有一心为公的品德,是能够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实事的干部,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大力宣传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楷模。所以,拒贿次数多的人并不是那么值得宣传的。我们只有积极宣传那种真正有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物,才能令人既信又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已经被欲望控制的无法自拔。所以整个社会的廉洁自律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样任重道远的工作,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实现。
  • 上一篇:没有了